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

    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

    首座重因果:過去因到現在果。

    過去因:無明是過去迷惑。行是過去造業。

    1、無明:我們迷惑無知,對善惡因果不明白,于佛、法、僧三寶不明白,也不知不覺,這就稱為“無明”。在十二因緣中的“無明”是過去世煩惱的總稱。

    2、行:因為無明使我們迷惑,發動心驅使身,口,意造業,此稱為“行”。此造作產生將來的果報,既是我們今世所受的善惡諸業的果報,所以“行”就是業報,使我們投胎輪回生死。現在果: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是現在苦果。

    3、識:眾生前生死時,名色(精神與物質)的活動散滅,而轉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動。好像前世是人,死后轉生為烏龜,那做人的精神活動就滅,轉變成為烏龜的精神活動。因惑業導致,此“識”重新入胎。此“識”與前六識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不同,在此處特別指入胎的“識”。在南傳佛教只說為“識”,但大成佛教的唯識宗說是第八識——阿賴耶識。我們死后,生前的名色散掉,心識繼續活動,形成意生身,也就是中陰身,它能夠入胎。

    4、名色:名者心也,“色”者身也。“識”入胎后,身軀及精神組成胞胎。胞胎漸漸長成,物質的身軀慢慢的形成,就有六根;精神活動也慢慢產生知覺。在這成長的過程中,當它六根還沒圓滿生成時,精神活動成為“名”,身軀的生長稱為“色”。實際上現在我們也有“名色”,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稱為“名”,身軀稱為“色”;但當胎兒生長時,六根未具,精神與物質的活動,稱之為“名色”。這是為了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,而特別給予的名稱。

    5、六入:名色慢慢生長,六根生出來后,就有“六入”。因為我們從此得到消息,知道外境,故稱為“六入”。“六入”又名“六根”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因為“六識”從此生起,像樹根能長出樹木,故稱為“六根”。六根成長依胞胎,成長圓滿之后胎兒就從母胎中出來,此時六根就完全具足。

    6、觸:根、塵、識和合的心理作用,成為“觸”。此事一個心理作用,成為“心所”,并非兩個東西接觸之意。胎兒從母胎中出來后,六根就接觸到外境。胎兒一出世,首座個接觸外境的是身觸,而首座個受是苦受。同樣的,眼、耳、鼻、意,與外境接觸時,也產生眼觸,耳觸、鼻觸、舌觸和意觸。由識至受皆由過去業力引起、不自在故是苦果。

    7、受:有了這個觸后,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,而生起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--舍受。十二因緣從“無明”、“行”、“識”、“名色”、“六入”、“觸”一直到“受”,這些都不是我們所需所要,是因為過去無明造業,現在承受到果報,而使我們擁有之。

    第二重因果:現在因到未來果。

    現在因:愛、取是現在迷惑。

    有是現在造業。

    8、愛:我們有了受,就迷在其中,對于所受之事物產生貪愛。因為有了受就有“愛”,對這個受染著、渴求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,整天不讓它看東西,肯定它受不了,會覺得很辛苦。眼睛整天愛看東西,對境界貪愛不以受為苦,使我們對這個貪愛產生種種的執著。

    此貪愛有很多種,主要有兩種:一者、境界愛,比如我們對于所看到的東西起愛染心;二者、自體愛,即是我們貪愛有一個“我”,貪愛這個身體是“我”。由此貪愛引發一切煩惱而起種種造作。

    9、取:由于這個貪愛心加深執著,不愿意舍離,稱為“取”。不止不愿舍離,還希求將來獲得更多,即是希求將來有。取可分為四種:一者、欲取:即是我們執著,希望獲得更多自己貪愛的東西,稱為欲取。

    二者、見取:對于我們的知見、思想起貪愛,追求更豐富的知識,認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、最優勝的而執著它,稱為見取。三者、戒禁取:此亦是一種貪愛,執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脫,能得福報等等。四者、我語取:此是對我的貪愛。這些執著都是貪,是我們過去的業習,現在顯現出來。

    比如你有抽煙得業習,現在眼前有一只香煙,就對他起貪愛;沒有抽煙業習的人,就無此貪。我們過去有種種業習,現在境界當前,就起種種貪愛。在這十二因緣中的“愛、取”既是眼前的迷惑,也就是一念“無明”之心。無明有貪、瞋、癡等種種的煩惱,但是此十二因緣中特別指的是貪愛,它最嚴重,可以引發業力形成將來的果報。因為我們渴求、貪愛、使到將來它形成果報,固在十二因緣中,貪愛占很重要的位置,因“愛、取”故生將來“有”。

    10、有:因為我們執取渴求,希望將來擁有許多東西,因執著而產生了將來之“業有”,稱為“有”,這個“有”又稱為“三有”。一者、欲有:既是欲界的業報;二者、色有:既是色界的業報;三者、無色有:既是無色界的業報。此(業)有由愛、取(煩惱)所發動之身、口,意三業而生之新業因,令此生死后,再生之識得到滋潤。未來果:生、老死是將來的苦果。

    11、生:依愛、取形成的惑業,成為業力,使苦果不能止息,繼續發生,我們的身體敗壞后,未來世再從新投胎受生。

    12、老死:有生故,將來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、貪生怕死、厭老死等身心之苦,故說五蘊之十二因緣相續,無有窮盡,它形成一連串的因果。

    十二因緣就是因為有無明,所以有“行”之造作;因為造業而入胎,故有入胎之識;因為入胎,名色就展開活動,它擴展、擴大,就產生了六入;胎兒的六根圓滿后就出世,然后與外面的境界接觸;根、塵、識和合產生觸的心理,有了觸就產生受,過去我們貪愛的業習就會引發出來,愛即生;愛加深就有取,使我們希求它再來、再有,就形成了有;有將來的業,促使我們再來生,再來死。

    這十二因緣就是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的前因后果,它的流轉并不是直線式,而是一個輪轉。既是過去的無明,造成現在的受;現在的無明,就是愛、取;現在的愛、取,就是下一世的無明,它一直循環不息,周而復始。在十二因緣中,我們要知道有迷惑,因迷惑而造業;造業后我們就要受業的果報--苦果。在受苦果的當中,我們繼續迷惑,繼續造業,造業后又再受報,這樣的循環作用,稱為十二因緣的流轉。

    十二因緣出處

    據長阿含卷十大緣方便經載,緣癡有行,緣行有識,緣識有名色,緣名色有六入,緣六入有觸,緣觸有受,緣受有愛,緣愛有取,緣取有有,緣有有生,緣生有老、死、憂、悲、苦惱大患所集,是為此大苦因緣。

    即此十二支中,各前者為后者生起之因,前者若滅,后者亦滅,故經中以(大一·六七上)‘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(中略)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’之語,說明其相依相待之關系。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,皆由因、緣所成立,故說無常、苦、無我。

    在阿含經典中,除十二緣起說之外,另有十支、九支、八支、七支等緣起說,廣義而言,彼等皆含攝于十二緣起說中。又雜阿含經卷十二謂,緣起法乃永恒不變之真理,佛觀察此真理而開悟,并為眾生開示此法。又若自有情生存之價值與意義方面觀察十二緣起之意義,則指人類生存之苦惱如何成立(流轉門),又如何滅除苦惱而至證悟(還滅門)。

    即有情之生存(有)乃由識(精神之主體)之活動開始,識之活動成為生活經驗(行),復由活動之蓄積形成識之內容。然識之活動乃識透過感覺***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處)接觸認識之對象(即一切心、物[名色]),此系主觀上感受之事。

    凡夫之識以無明(對佛教真理無自覺)為內相,以渴愛(求無厭之我欲)為外相,渴愛即識之根本相,且發展而取一切為我,成為我執(取),故由此染污識之活動所薰習之識,必應經驗生、老、死等所代表之人間苦、無常苦。反之,圣者因滅無明及渴愛,故人間苦亦滅。

    在《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》中,普光正見如來對顛倒女人宣說了十二因緣:

    (1)無明:就是不明,乃一切煩惱的總稱。于緣起性空無所明了,因而妄生一切執著,此謂無明;

    (2)行:造作義,指一切行為,即依無明所造的善惡業;

    (3)識:業識,此識隨業受報,為過去業力所驅,挾持所造善惡種子而來投胎;

    (4)名色:名指心識,色指形體。由于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,成胎后為色。所謂心物和合而成胎,胎相初成叫做名色。

    (5)六入:即六根。在母胎十個月的中間,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,于出胎后對六塵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,故名六入;

    (6)觸:即接觸。根、塵和合而成觸。指出胎后六根與一切外境之接觸;

    (7)受:即領受。根境相對于違順二種境界上,生起苦樂二種感覺謂之受,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情緒;

    (8)愛:即貪愛。對于五塵欲境,心生貪著,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;

    (9)取:即妄取,追取。遇喜歡之樂境則念念貪求,必盡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,遇所憎之苦境則念念厭離,必千方百計以圖舍之而后已,此即為愛染欲境的一種趨求。

    (10)有:即業。即有因有果,由前際因(愛取),生后際果(生老死),業力牽引,因果不亡,遂演成三界輪回的事實來。此為所作業力感報的一種規定;

    (11)生:即受生。以現在所作之業為因,依因感果,必招來世受生,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活動;

    (12)老死:即老耄和死亡。諸根衰敗叫做老,身壞命終謂之死。有生就不能不死,四大和合的身軀自然從少到老,無常轉變必至于死,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結果。

    十二因緣十觀

    1.觀有支相續

    于首座義諦不了故名無明,所作業果是行,行依止初心是識,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,名色增長為六處,根、境、識三事和合是觸,觸共生有受,于受染著是愛,愛增長是取,取所起有漏業為有,從業起蘊為生,蘊熟為老,蘊壞為死;死時離別,愚迷貪戀,心胸煩悶為愁,涕泗咨嗟為嘆,在五根為苦,在意地為憂,憂苦轉多為惱。如是但有苦樹增長,無我、無我所,無作、無受者。

    2.觀一心所攝

    三界所有,唯是一心。如來于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,皆依一心,如是而立。何以故?隨事貪欲與心共生,心是識,事是行,于行迷惑是無明,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,名色增長是六處,六處三分合為觸,觸共生是受,受無厭足是愛,愛攝不舍是取,彼諸有支生是有,有所起名生,生熟為老,老壞為死。

    3.觀自業差別

    佛子,此中無明有二種業,一令眾生迷于所緣,二與行作生起因。行亦有二種業,一能生未來報,二與識作生起因。識亦有二種業,一令諸有相續,二與名色作生起因。名色亦有二種業,一互相助成,二與六處作生起因。六處亦有二種業,一各取自境界,二與觸作生起因。觸亦有二種業,一能觸所緣,二與受作生起因。

    受亦有二種業,一能領受愛憎等事,二與愛作生起因。愛亦有二種業,一染著可愛事,二與取作生起因。取亦有二種業,一令諸煩惱相續,二與有作生起因。有亦有二種業,一能令于余趣中生,二與生作生起因。生亦有二種業,一能起諸蘊,二與老作生起因。老亦有二種業,一令諸根變異,二與死作生起因。死亦有二種業,一能壞諸行,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。

    4.觀不相舍離

    佛子,此中無明緣行,乃至生緣老死者,由無明乃至生為緣,令行乃至老死不斷,助成故。無明滅則行滅,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,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,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,不助成故。

    5.觀三道不斷

    佛子,此中無明、愛、取不斷是煩惱道,行、有不斷是業道,余分不斷是苦道;前后際分別滅三道斷,如是三道離我、我所,可有生滅,猶如束蘆。

    6.觀過去、現在、未來

    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;識乃至受是觀現在;愛乃至有是觀未來。于是以后,展轉相續。

    7.觀三苦聚集

    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。復次,十二有支名為三苦,此中無明、行乃至六處是行苦,觸、受是苦苦,余是壞苦;無明滅行滅者,是三苦斷。

    8.觀因緣生滅

    無明緣行者,無明因緣能生諸行;無明滅行滅者,以無無明,諸行亦無,余亦如是。

    9.觀生滅系縛

    又無明緣行者,是生系縛;無明滅行滅者,是滅系縛。余亦如是。

    10.觀無所有、盡觀

    又無明緣行者,是隨順無所有觀;無明滅行滅者,這是隨順盡滅觀。余亦如是。


    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