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賀新禧·回娘家
正
月
初
二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
今兒年初二,除夕的爆竹聲還在耳邊縈繞,春晚的節目還在電視機里一遍遍回放,到處都還在持續著燈火通宵的熱鬧勁兒。
拜年
正月初二,謂之“開年”,按好多地方的老習俗,今兒是走親訪友拜年的日子。豐子愷先生在文章《過年》里就寫道:“初二開始,鎮上的親友來往拜年。我父親戴著紅纓帽子,穿著外套,帶著跟班出門。同時也有穿禮服的到我家拜年。”從這一天開始,人們帶著三牲、糍粑、煎堆等禮品,走親訪友。
除了拜年,年初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:回娘家。雖然也有地方回娘家的習俗是在正月初三,但無論是哪一天,新春佳節里,以“孝”為善行之首的我國人,女兒們都要攜夫帶子回娘家拜年,以示對父母的關愛和養育之恩的報答。
看過一首詩寫得好:
七律 正月初二回娘家
絲絲柔雨漫無垠年初二,
尚未梅花尚未春。
暖意忽從心畔起,
清芬何必嶺南新。
輕車暢路如添翼,
曉霧低云權作鄰。
已見家門紅對靚,
點頭先拜舊鄉親。
女兒回娘家,自然也會有很多講究。比如帶禮物一定要帶雙數,不能帶單數,一般是四份,其中少不了雞鴨魚肉之類,正如民歌《回娘家》中唱的那樣:“左手一只雞,右手一只鴨……”,同時還要準備一些餅干、糖果之類,然后由母親分送給鄰里鄉親。女兒回到娘家,如果家中有侄兒侄女等晚輩,當姑姑的必須要逐一地發給壓歲錢。在過去,特別是許多農村地區,由于女兒出嫁得都不是很遠,回娘家后與父母聊聊家常話,吃完中午飯稍做休息就要起身告辭,在晚飯前必須趕回婆家,而娘家人在女兒臨行前,也要準備一些禮物,讓女兒女婿捎回去,而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全面進步,對這些都不是那么講究了。
各地風俗
除此之外,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,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習俗。
在濰坊,年初二放了鞭炮,謂“開市”,男女勞作不再禁忌,開始帶上禮品走親戚。走親戚舊時“初二姥姥初三姑,初四初五看丈母”,也有“初三姥姥初四姑,初五六里看丈母”之俗,現多為“初二初三先丈母,初四初五再看姑”。實際上,濰坊城里出嫁女多數初二回娘家。過去“進了臘月門,不進娘家門”的風俗,是說農村的出嫁女。在城里,臘月二十三“小年”(辭灶)這天,出嫁的閨女一般不去娘家了,還被許多人沿襲著。當然,年三十也有已經出嫁的閨女進娘家門的,另當別論。
在淄博,大年初二是媳婦們回娘家的日子,這一天作為娘家人是不接待其他客人的。媳婦們大年初二回娘家只是在女兒沒有成親之前。如果哪家媳婦的女兒已經成家,那么她們又會把這一天拿來招待自己的女兒、女婿。而自己回娘家,只好改在大年初三或是其他日子了。
大年初二吃什么?
大年初二是很重要的日子,不少地方很重視這天的飲食。那么大年初二吃什么呢?各地也不盡相同——
面
“初一餃子,初二面,初三合子往家賺”,按照這一習俗,初二要吃面的,圖的是條條順,意喻著一年順順當當。還有的地方把這種說法解釋為迎女兒回門。也有這種說法,正月里吃面是為了祈求長命百歲,事事順利。隔年面流行于陜西、山西等地,在除夕搟好面條,放在初二或初三吃,意為連年豐收、吉慶有余。
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。據說,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。而且這面須為冷湯。也就是,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過,稱為冷湯。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鹵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鹵面或者炸醬面。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,以保留“初二的面”的風俗。
發糕
大年初二,恩平人用一種獨特有趣的習俗“開年”:用一種叫作“發糕”的年糕,連同其他祭品拜祭祖先,拜完祖先全家吃發糕,還邊吃邊大喊:“開年吃發糕,財旺福又到!”
據介紹,恩平人年初二吃發糕開年的習俗源于明朝,相傳當時恩平有一孤苦零丁的乞丐新年來臨仍在街行乞。年初二那天,一個好心的點心鋪老板收留了他,并教他做點心的技術,學成后又資助他回老家開點心鋪。后來乞丐獨創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食品,挑到圩上去賣,人們首座次看到這種食品,甚覺新奇,問是什么東西,乞丐說是新年“發糕”,人們紛紛買來品嘗。后來乞丐賣發糕發了財,資助窮家子女上學讀書,一時傳為佳話。此后,恩平人吃“發糕”拜祖開年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