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話說元宵節】
一、元宵節的由來
元宵節由來有很多說法,流傳最廣的是說,早在二千多年前,東漢明帝時期,明帝提倡佛教,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,點燈敬佛的做法,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,令士族庶民都掛燈,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,稱元宵節。
元宵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,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。在漢文帝時,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。漢武帝時,“太一神”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。司馬遷創建“太初歷”時,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。
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,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、擴展的。就節期長短而言,漢代才一天,到唐代已為三天,宋代則長達五天,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,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,整整十天。與春節相接,白晝為市,熱鬧非凡,夜間燃燈,蔚為壯觀。至清代,增加了舞龍、舞獅、跑旱船、踩高蹺、扭秧歌等“百戲”內容,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。
二、祈愿大家團團圓圓
今年的元宵節元宵節,由衷地祈愿——團團圓圓!元宵節的習俗,最易參與的當屬吃元宵或湯圓,但對古人來說“吃”并不是最重要的,在這個節日更為重要的習俗則是賞花燈、猜燈謎、放煙花,都與“火、光”相關。遠古時期的人們看來,火就等于溫暖等于食物元宵節,是殘酷的自然里生存下去的希望。于是在一年的始發,上元日這一天,人們點燃一盞燈火,驅散整個漫長冬季的沉悶和嚴寒,由此,也開啟了一年的希望和溫暖。在這個特殊時期,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,大家心中都有一盞祈福明燈,點亮希望和溫暖!武漢加油!我國加油!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