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于到初五了!
可以迎財財神了!
那么,
為什么大年初五要迎財神呢?
大 年 初 五
正月初五,俗稱破五節,民間有很多悠久的傳統習俗,在過了初五之后,這些禁忌即告解除,故而稱此日為“破五”。那么,大年初五究竟有哪些講究呢?
接 財 神
每到過年,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,打開大門和窗戶,燃香放爆竹,點煙花,向財神表示歡迎。接過財神,大家還要吃路頭酒,往往吃到天亮。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,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,在新的一年里大發大富。
送 窮
正月初五“送窮”,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。其意就是祭送窮鬼(窮神)。送窮還有許多別稱,諸如“送五窮”“趕五窮”“送窮土”“送窮衣”。民俗認為,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,能夠聚財,否則就倒了“福氣”。然而,垃圾堆多了,畢竟影響衛生,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,又有了講究,叫“送窮”。
掃 房 子
大年初五,人們黎明即起,放鞭炮,打掃衛生。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。從每間房屋里把垃圾掃出門外。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,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,也掃掃地年初五,但只能在屋里掃,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處。特別大年初一,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,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。
可到破五這一天,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。等到垃圾掃出大門,掃到一個角落,便也將鞭炮從屋里放到了屋外,于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,放在那垃圾堆上,點燃了,轟隆一聲,儀式完畢。人們說:這下子,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。
吃 餃 子 放 鞭 炮
正月初五吃餃子,俗稱“捏小人嘴”。據說,這樣可以規避讒言。這一天要吃飽,俗稱“填窮坑”。初五一早年初五,各家放鞭炮,稱作“崩窮”,把“晦氣”從家中崩走。
來源/互聯網
編輯/錢馨瑤
·END·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